2022年5月6日 星期五 立夏第2日
![{$gdata[title]}](https://www.bearing9.com/upload/img/kfxux28qu28whfnpn1d46srg3.jpeg)
辣味丝盖菌的名字让人联想起某种美味的麻辣凉菜。然而,这种菌其实有剧毒,既不辣也不可食。
暖湿的天气,让菌子加速冒头,五彩缤纷的大型真菌世界里,其貌不扬的辣味丝盖伞毫无吸引目光之处——
一元硬币大小的菌盖呈锈褐色,边缘浅裂,表面有一缕缕密致的辐射状纤维条纹,看上去像一顶顶非常迷你的破旧斗笠。它们的菌柄也很细瘦,直径不超过0.5厘米的圆柱撑着蘑菇头,不堪一折。
这样朴素的外表却恰恰是危险所在。辣味丝盖伞从大小、颜色到形状,都与最常见的食用菌丝灰口蘑极其相似。
但千万不要误食,辣味丝盖伞是一种含毒蕈碱的剧毒菌菇,能发起“神经精神损害攻击”。食用者吃下半小时至2小时,会出现大汗、流涎、瞳孔缩小、视力减弱、发冷发热、牙关紧闭等症状,并伴有四肢痉挛,还会出现精神错乱的情况。临床上,有患者因毒发大量出汗导致虚脱而死亡。
曾以身试毒者反映,辣味丝盖伞并不是“辣”的,它肉薄、苦味,并不好吃。主要因为不具有毒蘑菇的诸多典型特征,而常被人误食。
万一不幸误食,人们咀嚼时发现有苦味、辛酸等恶劣口感时,就应马上催吐并送医。
【小名片】
辣味丝盖伞(Inocybe acriolens)是丝盖伞科真菌。菌盖直径 1至2.5 厘米,幼时锥形,成熟后平展,中央具明显凸起,菌盖表面淡褐色至褐色,凸起处深褐色,表面被平伏的辐射状鳞片;菌肉薄,污白色至淡黄色,味苦;担孢子椭圆形、淡褐色。
含毒蕈碱,属于神经精神损害型毒蘑菇。春秋季散生或群生于针叶树或针阔叶树林中地上。
文/彭雅惠 图、智库/陈作红 设计/曹舒琴 统筹/周月桂 特别支持/湖南省林业局
[责编:曹娴]
[来源: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]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内容,图片,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,不代表本站观点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在线联系站长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